信宇人(688573.SH)这公司,最近新闻有点多。先是业绩暴雷,紧接着,董事王家砚又要减持股份了。这时间点卡的,让人不得不琢磨琢磨。
公告显示,王家砚计划在2025年5月20日至8月19日期间,减持不超过68,443股,占公司总股本的0.07%。虽然比例不高,但苍蝇再小也是肉啊!尤其是在公司股价破发的情况下,高管减持,这信号可不太妙。
一般来说,高管减持的原因有很多,可能是个人财务需求,也可能是不看好公司未来发展。结合信宇人目前的状况,我个人更倾向于后者。毕竟,谁会愿意在自家公司蒸蒸日上的时候卖股票呢?
而且,这次减持还设置了个“地板价”——不低于发行价。这就像是在说:“我虽然要卖股票,但我可不想亏本!” 结合当下破发的股价来看,不得不让人怀疑管理层对于公司未来的信心了。
信宇人2023年8月才在科创板上市,发行价23.68元/股。上市前,招股书里画的饼那叫一个大,什么“高端智能装备”、“锂电池智能关键装备”,听着就高大上。结果呢?
上市当年,营收同比下降11.33%,净利润也下降了12.55%。更离谱的是,2024年度业绩快报直接报了个亏损,净利润从去年的盈利5835.41万元直接变成亏损6763.66万元。这业绩跳水速度,堪比自由落体啊!
当初募集的资金,号称要用于“高端智能装备生产制造扩建项目”、“锂电池智能关键装备生产制造项目”等等。现在看来,这些项目到底进展如何,恐怕只有公司自己心里清楚。别到头来,钱花了不少,东西没做出来,那就尴尬了。
信宇人的保荐机构是民生证券(现更名为国联民生证券)。这其中,还有个小插曲。民生证券的投资子公司,自己也认购了信宇人不少股份,获配金额高达2893.53万元。
这操作,说白了就是“自己人”先上车,然后拉散户来抬轿子。上市割一波韭菜,保荐机构赚的盆满钵满,留下散户在风中凌乱。这种“保荐+直投”的模式,早就该好好管管了。
信宇人的例子,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。科创板是为了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发展而设立的,但如果变成了某些企业圈钱的工具,那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。
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对科创板上市企业的监管,严厉打击财务造假、虚假信息披露等行为。同时,也要规范保荐机构的行为,防止其与上市公司合谋,损害投资者利益。
投资者也应该擦亮眼睛,不要被那些华丽的辞藻所迷惑。在投资之前,一定要认真研究公司的基本面,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,评估公司的风险。
总之,信宇人事件,暴露了科创板的一些问题。希望相关各方能够从中吸取教训,共同维护科创板的健康发展。
本文总结了2024年12月中国重要的经济新闻、行业动态以及市场信息。...
当前区块链技术正经历一场重要的升级改造,旨在提升其性能、安全性和应用...
金融改革的智能化迷局:谁在革谁的命?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,近年来...
星源材质,一家专注于锂电隔膜研发、生产和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,凭...
天风证券于2月16日发布研报,给予恒辉安防(股票代码:300952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