券商研报这玩意儿,我一直觉得跟天气预报差不多,准的时候少,不准的时候多。每天一堆研报砸过来,今天看好这个,明天推荐那个,看得我头都大了。而且,这些券商分析师,一个个都跟算命先生似的,一会儿“战略性看多”,一会儿“静待买点”,到底谁能告诉我,啥时候才是真正的买点?说到底,这些策略报告,有多少是真正基于深入研究和独立思考,又有多少是为了迎合市场情绪,或者干脆就是为了拉抬自家承销的股票?
现在这贸易战,打得是真热闹。美国那边时不时地挥舞一下关税大棒,国内这边就得赶紧出台点政策稳住人心。中信证券说,贸易战僵持阶段比的是经济韧性,中国政策选项更多。这话听着是挺提气的,但政策选项多,不代表就能解决所有问题。而且,股市这东西,最怕的就是信心崩盘。国家队入场维稳固然重要,但如果市场本身缺乏活力,光靠外力硬撑,又能撑多久?港股被认为是阶段性的薄弱环节,内地资金低配港股,这说明什么?说明大家心里还是有点慌啊!
中信证券给出的配置建议,听起来四平八稳,滴水不漏。自主科技,受益欧洲资本开支扩张的板块,纯内需必选消费,稳定红利,再加上一些不依赖短期业绩的题材。这就像是在自助餐厅里,把各种菜都夹一点,总觉得能吃到点什么。但问题是,这些板块真的能有效规避不确定性吗?先进制程的国产算力,真的能扛住美国的制裁吗?欧洲的资本开支扩张,真的能给中国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订单吗?还有那些“不依赖短期业绩的题材”,说白了,就是画饼充饥,能不能吃到,还得看未来。
华安证券说消费板块的内部轮动可能已经走到后期了,这话说得有点意思。最近消费股确实涨了不少,但细究起来,真正有持续性的增长动力吗?还是只是靠着一些政策刺激和短期事件驱动?想想看,汽车、家电,这些都是耐用消费品,需求弹性有限,透支效应也很明显。而且,现在大家消费越来越理性,对价格也越来越敏感,指望靠一波又一波的促销活动就能把消费拉起来,恐怕有点一厢情愿。
华安证券提到,市场关注月底的政治局会议。这倒是实话,现在大家都在等着看政策的风向。但问题是,政策这东西,永远都是“千呼万唤始出来,犹抱琵琶半遮面”。就算真的有利好政策,市场能不能买账,还得另说。毕竟,预期和现实之间,总是隔着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。而且,决策层和监管层稳定资本市场的态度再坚决,也抵挡不住市场自身的规律。靠行政手段强行拉抬股市,短期内或许有效,但长期来看,只会扭曲市场,积攒更大的风险。
华安证券建议关注汽车、家电、银行、保险。这些板块,说实话,都是老生常谈了。汽车、家电,前面已经说过了,增长空间有限。银行、保险,虽然估值不高,但受宏观经济的影响也很大,一旦经济下行,坏账风险就会增加。所以,这些板块到底是不是真正的“价值洼地”,还得仔细甄别。别到时候,捡到的不是金子,而是烫手的山芋。黄金倒是被继续看好,可黄金避险,那是末日情景下的选择,谁希望真的走到那一步?
中信建投建议短期聚焦红利+内需,中期静待买点。这话说得模棱两可,既不激进,也不保守,典型的券商“万金油”策略。红利股最近确实表现不错,但这种行情能持续多久?大家都知道红利好,蜂拥而至,把股价抬上去,那还叫红利吗?内需方面,前面已经分析过了,面临诸多挑战,短期刺激效果有限。那所谓的“买点”,到底在哪里?
中信建投认为,后续政策可能以货币政策为主。说白了,就是降息降准。货币宽松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金压力,但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,比如通货膨胀、资产泡沫等等。而且,如果实体经济不行,光靠货币宽松,也难以真正提振股市。更何况,现在全球都在收紧货币政策,中国如果逆势而动,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外部压力。
中信建投建议择机布局新消费、自主可控、AI、机器人。这些都是未来发展的方向,但现在都还处于发展初期,充满着不确定性。新消费,概念炒作的成分居多,真正能改变消费者习惯的产品和服务并不多。自主可控,短期内难以取得突破,需要长期投入和技术积累。AI和机器人,虽然前景广阔,但技术瓶颈依然存在,商业化落地还需要时间。所以,这些板块虽然值得关注,但也要保持谨慎,避免被“概念泡沫”所迷惑。
华西证券强调高层“稳定股市”的决心和“国家队”的维稳作用。这话说得好像有了国家队,A股就能刀枪不入,万事大吉似的。但问题是,国家队也不是万能的。如果市场自身出了问题,光靠国家队强行拉抬,只能暂时缓解,无法根治。而且,国家队的资金也不是无限的,一旦弹药耗尽,市场该跌还是得跌。更何况,过度依赖国家队,会削弱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,最终反而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。
华西证券建议行业配置以低估值与扩内需的板块为主。低估值,前面已经说过了,要仔细甄别,不能盲目抄底。扩内需,也面临诸多挑战,短期内难以见效。而且,现在市场风格变化很快,今天流行这个,明天流行那个,谁能保证低估值和扩内需的板块,永远都是“避风港”?
华西证券提醒大家不要低估政策“稳股市、稳预期”的决心。但问题是,光有决心是不够的,还要有能力和方法。而且,市场最终还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,政策只能起到辅助作用,无法改变市场本身的规律。所以,在相信政策的同时,更要看清市场的真相,保持理性,不要盲目跟风。
国泰海通证券的观点,简直乐观得不像话,恨不得明天A股就涨到一万点。他们认为,投资者对经济形势的估计是充分的,全球“对等关税”推迟显示美国面临滞胀、美元信用的约束,中国股市风险溢价有望系统性下移。这话听着挺专业,但仔细想想,有多少是站得住脚的?
说美国面临滞胀危机,可能有点危言耸听了。虽然美国通胀确实比较高,但经济增长也还可以,远远没到滞胀的地步。而且,美国政府也在积极采取措施控制通胀,未来情况如何,还很难说。把希望寄托在美国经济出问题,从而利好中国股市,这想法是不是有点太天真了?
国泰海通证券认为,贴现率下降是2025年中国股市上升的关键动力。贴现率下降,意味着资金成本降低,理论上确实有利于股市上涨。但问题是,贴现率下降的空间有多大?而且,如果经济基本面不好,光靠降低贴现率,也难以真正提振股市。更何况,影响股市的因素有很多,贴现率只是其中之一,不能把它当成万能钥匙。
国泰海通证券推荐新兴科技和金融周期。新兴科技,前面已经分析过了,风险和机遇并存。金融周期,更是老套路了。每次行情启动,券商股都会被拉出来炒一波,但持续性往往不强。所以,这些板块到底能不能成为“黑马”,还得看具体的业绩和政策支持。别到时候,买进去的不是黑马,而是套牢的缰绳。
信达证券的观点挺特别,别人都觉得成交量低是坏事,他们偏偏说不是利空信号。他们认为,成交量低是因为换手率高的资金离场,逆势买入的资金换手率低。这说法听起来有点道理,但仔细想想,是不是有点自欺欺人?
游资离场,国家队接盘,这说明什么?说明市场缺乏活力,只能靠国家队勉力支撑。如果市场本身足够健康,根本不需要国家队频繁出手。而且,游资的嗅觉是很灵敏的,他们之所以离场,肯定是因为看到了风险。难道我们应该无视游资的警告,跟着国家队一路走到黑吗?
信达证券推荐大盘价值股,特别是钢铁、建筑、银行。这些都是传统的周期性行业,受宏观经济的影响很大。现在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,这些行业真的能迎来春天吗?而且,这些行业的增长空间有限,缺乏想象力,很难吸引到长期资金。所以,这些板块的行情,很可能只是昙花一现,难以持久。
民生证券的分析框架比较宏大,从全球经济格局的高度来解读A股。他们认为,随着中美经济数据的公布以及贸易摩擦阶段性缓和迹象的出现,中美货币受损最严重的格局以及全球衰退预期或将出现回摆。这话说得挺有气势,但实际操作起来,难度很大。
民生证券认为,中国如果想要维持制造业的产能优势,那么需要为寻找合适的需求承接。这话没错,但问题是怎么才能找到合适的需求承接?现在全球经济都不景气,外部需求萎缩,指望靠出口来拉动经济,恐怕有点不现实。而且,其他国家也在积极发展制造业,试图取代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。所以,维持制造业的产能优势,面临着巨大的挑战。
民生证券建议促消费扩内需,重构外需的需求链。这两条路都很难走。促消费扩内需,前面已经分析过了,面临诸多挑战。重构外需的需求链,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,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,而且还不一定能成功。所以,这两条腿走路,看似稳妥,但实际上都充满着不确定性。
民生证券推荐银行、保险、煤炭。这些都是传统的权重股,对指数的影响很大。但这些行业都面临着各自的问题。银行,坏账风险依然存在。保险,增长空间有限。煤炭,受环保政策的限制。所以,这些板块能否重拾辉煌,还存在很大的疑问。把希望寄托在这些老牌权重股身上,恐怕很难实现。
招商证券认为当前市场在“平准”力量的作用下行风险可控,在市场明显缩量震荡且业绩披露期临近尾声,指数选择突破式上行的概率较大。这种乐观的预测,我只能说,勇气可嘉。
“平准式”走势,说白了就是国家队尾盘拉升,强行维护指数稳定。这种走势,看似稳住了市场,但实际上掩盖了市场的真实情况。而且,这种“人为制造”的上涨,缺乏持续性,一旦国家队停止干预,市场很可能就会被打回原形。所以,这种“平准式”走势,更多的是一种无奈,而不是一种希望。
招商证券建议关注局部景气回升的板块,包括券商、大消费、军工、AIDC。这些板块,各有各的特点。券商,受市场行情的影响很大,行情好才能赚钱。大消费,面临诸多挑战,短期难以见效。军工,受地缘政治的影响,存在不确定性。AIDC,虽然是新兴产业,但竞争激烈,盈利能力有待提高。所以,这些板块能否真正实现“局部景气回升”,还有待观察。
招商证券推荐高自由现金流、低渗透率的赛道,包括AI应用、人型机器人、可控核聚变、固态电池、低空经济、深海科技等。这些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,但现在都还处于发展初期,充满着不确定性。AI应用,商业模式还在探索中。人型机器人,技术瓶颈依然存在。可控核聚变、固态电池、低空经济、深海科技,更是遥远的未来。所以,这些板块虽然值得关注,但也要保持谨慎,避免被“未来概念”所忽悠。
华金证券认为大盘快速调整结束后的一两个月内,政策导向和产业趋势上行的行业相对占优,因此建议短期关注内需、国产替代和超跌成长。这策略,听着就像是把所有热门概念都抓了一把,试图一网打尽。
政策导向的行业,指向提振内需相关的消费和科技创新相关的TMT。产业趋势上行的方向,指向人工智能和机器人。这些方向,确实是未来的发展重点,但问题是谁能真正抓住机遇?消费,前面已经说了,挑战重重。TMT,竞争激烈,技术更新换代快。人工智能和机器人,还处于发展初期,商业化落地需要时间。所以,想要抓住机遇,并不容易。
华金证券认为业绩期盈利改善的机械、电子、非银、有色等行业可能值得关注。业绩改善,是投资的重要指标。但业绩改善的原因有很多,有些是周期性反弹,有些是行业性机会,有些是公司自身的努力。所以,在关注业绩改善的同时,也要仔细分析背后的原因,看看这种改善是否具有持续性。别到时候,买进去的不是“真金”,而是“镀金”。
浙商证券的风格轮动策略,听起来挺有节奏感,先金融后成长,先大盘后中小盘。但问题是,市场风格变化莫测,谁能准确把握轮动的节奏?搞不好,节奏没踩准,反而被市场甩下了车。
浙商证券认为全球经贸环境动荡加剧,叠加年报和一季报的披露窗口期,短期内避险防御情绪或相对占优,有利于金融、稳定等大盘风格。这话说得没错,市场情绪确实会对风格产生影响。但问题是,避险情绪能持续多久?一旦市场企稳,资金就会重新流向成长股。所以,金融和稳定,只能作为短期的避风港,不能长期持有。
浙商证券回顾2018-2019年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后的行业表现,认为大金融方向明显占优。但历史会重演吗?现在的情况和2018-2019年已经大不相同。而且,即使历史重演,也只是部分重演,不会完全一样。所以,不能简单地照搬历史经验,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。指望靠着“关税摩擦”和“日历效应”就能稳赚不赔,恐怕有点太天真了。
本文总结了2024年12月中国重要的经济新闻、行业动态以及市场信息。...
当前区块链技术正经历一场重要的升级改造,旨在提升其性能、安全性和应用...
金融改革的智能化迷局:谁在革谁的命?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,近年来...
星源材质,一家专注于锂电隔膜研发、生产和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,凭...
天风证券于2月16日发布研报,给予恒辉安防(股票代码:300952....